活性葉酸! 7% 的補充!!
葉酸? 那不是考卷上才有的名詞嗎?
小時候學健康教育,第一次接受到葉酸這個詞,說懷孕要吃葉酸,反正選擇題看到懷孕,就選葉酸。厲害一點的人會知道好像和胎兒神經管發育,唇顎裂相關。人類從很早以前就知道,給孕婦廣泛地使用葉酸補給品,可以減少小朋友神經畸形的發生率,一開始不知道為什麼,反正做就是了。到了基因的年代,我們不但知道為什麼,而且不只是孕婦,一般人都可以得利於適當葉酸補充。
先破題,10%台灣人,適當補充活性葉酸,減少心血管疾病,維持認知功能,減少聽損,減少黃斑部病變,甚至預防癌症。
30年前開始
時光要倒回1990年代,當時人類開始破解生理學上各種cycle(化合物的循環)。生化反應簡化成一個又一個的化學式,藉由眾多酵素,反應物一棒接一棒,如時鐘裏的齒輪跑下去,智人滿意於簡化程式提供的因果關係。同時,智人探索各式反應物的濃度和疾病性狀的相關。Homocysteine(同半胱胺酸)在這個過程中引發注意!! 在人類族群中,homocysteine高,和心血管疾病(冠心症,中風),認知障礙(Alzheimer’s disease),聽障,黃斑部病變,都有相關性!!
為什麼呢? 這要拉回我們第一段講的葉酸!
葉酸(folic acid)也稱做維生素B2,是一個重要的輔酶,葉酸大量存在於帶葉的蔬菜中。水果包括哈密瓜、香蕉、葡萄柚、草莓、柳橙、番茄等。動物食品如動物的肝臟、腎臟、禽肉及蛋類,如豬肝、雞肉、牛肉、羊肉等也含有豐富的葉酸。按照道理來說,營養均衡的智人,葉酸攝取量應該都足夠。飲食內的葉酸進入人體後,經過4道程序,代謝成真正具有活性的5-MTHF( L-5-methyltetrahydrofolate),也就是活性葉酸。這個活性葉酸在人體中牽涉廣遠,缺乏的話,氧化壓力會增加;遺傳物質的甲基化受損,影響許多表觀基因學(epigenetics)的程序;且同半同胱胺酸甲基化轉變成甲硫氨酸(methionine)受到阻礙,許多正常的DNA建構也受到阻礙。在人類身上,活性葉酸缺乏,除了以前航海人的惡性貧血外,最顯著的就是在胎兒神經系統形成時的缺陷,而2010-2020年間,流行病學顯示,葉酸和心血管疾病,黃斑部病變,認知障礙,聽障,和癌症相關。
上一段提到,活性葉酸缺乏,半同胱氨酸沒有辦法代謝成甲硫胺酸,所以隨之而來的是高半同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過去的醫學教科書,教導我們如果看到了半同胱胺酸高,就是維他命B12,葉酸,還有維他命B6,一起加下去。反正那一團生化反應裡面(見下圖),亂槍打鳥總有一個中。這些維他命成本低廉,吃多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所講的叫做不精準醫療。至於有沒有用,那就不是過去的醫學能力所能夠鑑別的。
前面不是才講營養均衡,葉酸就不會缺嗎? 差就是差在,飲食內的葉酸要轉換成有用的活性葉酸,在第4道程序的時候,一個重要的酵素MTHFR,臺灣人有7%,是rs1801133同型合子(A/A),他們的MTHFR功能是(G/G)基因型的35%。我們有一個概念,隱性遺傳要發病,酵素功能要降到原來的10%,像這種35%的,按道理問題不大。但是人類自二戰後到現在80年,平均壽命大幅增加,這個基因型所造成的慢性病問題,因為人口老化而凸顯出來。最有名的就是中風,冠心症等心血管疾病,其他就是阿茲海默症,聽障視障,及些微的癌症相關。葉酸缺乏隨之而來的高同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和上述的各項病證,在流行病學中都有30%-70%的風險提昇。和其他單基因疾病(BRCA1/BRCA2/MSH6)相比,風險似乎提高不多,但是因為受影響的群眾數目多,而預防的手法相對低廉,所以能夠找出誰服用活性葉酸能夠獲得最大的利益,非常重要。這些人就是rs1801133(AA)基因型。
補充葉酸,有用喔!!
在2016年,哈佛公衛學院,有一篇綜合分析,他們給所有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服用一般葉酸,能夠降低10%的腦中風,及4%的所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如果我們針對佔人口10%的rs1801133(AA)同型合子給予活性葉酸補充,能夠得到的利益,會比上述的高很多。
所以,從小能夠得知自己的rs1801133基因型,如果是AA,懷孕的時候補充葉酸,就應該要補充活性葉酸,平時對於綠色蔬菜及水果的攝取,盡量不要偏食,為了年老時降低各式各樣的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以及失明失聰的風險,提早補充活性葉酸,是很合理的選擇。過去這一類健康食品,因為沒有找到對的客群,所以常被譏笑說是沒有用的補充。我們藉由對自身基因的了解,精準定型,有效補充,這個就是精準醫療。
參考資料
Li Y, Huang T, Zheng Y, Muka T, Troup J, Hu FB.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Am Heart Assoc. 2016 Aug 15;5(8):e003768. doi: 10.1161/JAHA.116.003768. PMID: 27528407; PMCID: PMC5015297.
Nieraad H, Pannwitz N, Bruin N, Geisslinger G, Till U. Hyperhomocysteinemia: Metabolic Role and Animal Studies with a Focu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Decline-A Review. Biomolecules. 2021 Oct 19;11(10):1546. doi: 10.3390/biom11101546. PMID: 34680179; PMCID: PMC8533891.
van Meurs JB, Pare G, Schwartz SM, Hazra A, Tanaka T, Vermeulen SH, Cotlarciuc I, Yuan X, Mälarstig A, Bandinelli S, Bis JC, Blom H, Brown MJ, Chen C, Chen YD, Clarke RJ, Dehghan A, Erdmann J, Ferrucci L, Hamsten A, Hofman A, Hunter DJ, Goel A, Johnson AD, Kathiresan S, Kampman E, Kiel DP, Kiemeney LA, Chambers JC, Kraft P, Lindemans J, McKnight B, Nelson CP, O’Donnell CJ, Psaty BM, Ridker PM, Rivadeneira F, Rose LM, Seedorf U, Siscovick DS, Schunkert H, Selhub J, Ueland PM, Vollenweider P, Waeber G, Waterworth DM, Watkins H, Witteman JC, den Heijer M, Jacques P, Uitterlinden AG, Kooner JS, Rader DJ, Reilly MP, Mooser V, Chasman DI, Samani NJ, Ahmadi KR. Common genetic loci influencing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effect on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m J Clin Nutr. 2013 Sep;98(3):668-76. doi: 10.3945/ajcn.112.044545. Epub 2013 Jul 3. PMID: 23824729; PMCID: PMC4321227.